CFA一级考试是踏入金融分析领域的重要门槛,其科目设置与内容对备考策略影响深远。本文聚焦三个核心问题:一级考试的科目框架及核心内容有哪些?各科目在考试中的顺序如何安排?是否必须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?通过简明解析帮助考生构建清晰学习路径,高效分配精力。
一、CFA一级考什么?10大科目覆盖全解析
CFA一级考试共包含十门科目,从基础理论到实操应用全面覆盖金融分析所需知识。核心科目包括:
道德与职业准则(Ethics):重点考察职业行为规范与案例分析,分数占比高达15%-20%,是通关关键;
财务报表分析(FSA):占比13%-17%,聚焦三张主表与财务指标运用;
量化方法:概率统计与收益计算为基础工具学科,近年新增机器学习基础概念;
经济学、公司金融、股权投资、固定收益、衍生品与另类投资:构成资产类别分析主干板块;
投资组合管理:侧重风险收益平衡与基础资产配置模型。
难度分布上,财报分析与固收因计算量大常被视为难点,而另类投资因内容较少相对容易突击。
二、CFA一级科目顺序如何安排?
CFA一级考试采用模块化试题顺序。机考改革后,上午场与下午场各包含4小时答题时间,每场需完成90道选择题。科目顺序并非随机排列,而是按“知识类型”划分模块:
上午场:侧重工具类与资产分析,如经济学、量化方法搭配财报分析与固定收益;
下午场:聚焦应用型科目,包括公司金融、股权投资及衍生品等,另类投资与组合管理通常集中在此部分。
值得注意的是,道德科目题目会分散在两场考试的开头与结尾,以此测试考生持续判断能力。建议备考时按科目关联性制定学习计划,例如将经济学与股权投资结合,提升理解效率。
三、CFA一级必须一次通过所有科目吗?
CFA一级考试采用总分及格制,无需每门科目单独达标。协会设定动态分数线(MPS),通常正确率超70%即可通过。具体规则需注意:
不存在单科挂科风险:即使某一科目正确率仅40%,只要总分达标仍可通过;
权重差异影响策略:道德、财报等高分值科目需优先突破,而另类投资可适度减少精力;
隐性筛选机制:协会对低分科目可能启动末位淘汰,例如若多数考生在衍生品得分极低,该部分题目权重或被调整。
攻克CFA一级的核心在于把握科目权重与内在逻辑。建议将道德、财报等“拉开分差”的科目作为突破口,同时对工具类学科建立计算框架。实际备考中可参考“三轮复习法”——首轮全覆盖打基础,二轮主攻高分模块,三轮模拟查漏补缺,逐步构筑应试知识网。关注官方考纲微调趋势,灵活优化复习重心,方能有效提升通关胜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