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金融领域的“黄金证书”,
CFA(特许金融分析师)的有效期问题一直是考生关注的焦点。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一次性理清
CFA考试的成绩有效期、证书有效期以及失效后的处理方式,帮助大家规划备考和持证路径。
CFA考试分为三个级别,每个级别的考试成绩均永久有效。这意味着,考生通过某一级别后,无论间隔多久再报考下一级别,已通过的成绩都不会作废。例如,考生若在2025年通过一级考试,即使2030年才备考二级,也无需重新考一级。
不过,考试次数并非无限制。自2021年机考改革后,CFA协会规定:每个级别最多可考6次(仅计算未通过的场次,弃考不计入次数)。若某级别6次均未通过,需重新注册账号并从一级开始考起。因此,考生需合理规划备考节奏,避免因次数耗尽影响进度。
二、CFA证书有效期
通过三级考试并满足工作经验后,CFA证书为终身有效。但持证人需履行两项义务:
缴纳年费:每年需支付299美元会费,若未缴纳,证书状态将显示“失效”,但资格不会被收回。完成持续教育(CE):每年需完成至少30学分的专业学习,涵盖投资分析、道德操守等领域,确保知识更新。
简言之,证书的“终身有效”建立在持证人持续维护的基础上。若长期不交费或不参与学习,虽无需重考,但会失去官方认可的活跃持证人身份,影响职业背书。
三、CFA失效后需要重新考吗?
证书失效(未交年费):
若因未缴年费导致证书状态失效,补交费用即可恢复资格,无需重新考试。例如,持证人中断缴费3年后,只需补缴欠费并支付当前年费,即可重新激活。
持证超时(7年内未申请):
通过三级考试后,需在7年内积累4000小时相关工作经验并申请持证。若超时未完成,三级成绩将失效,需重考三级。但一、二级成绩仍永久有效。
考试次数超限:
若某级别6次未通过,需重新注册账号并从一级考起,此前的成绩全部作废。因此,考生需重视单次备考,避免陷入重考循环。